Arista设备的eBGP默认AD值不是20!
故事的起因是由大家原先学的都是Cisco,对于Cisco的各种动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(AD)值早已烂熟于胸,于是网络按照默认AD设计,给Arista交换机写配置时并没有明确指定各个动态路由协议的AD。结果就是,原本应该从eBGP学习的设备错误地学习了OSPF的路由。
呐、「我们」还会再见面吗?
故事的起因是由大家原先学的都是Cisco,对于Cisco的各种动态路由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(AD)值早已烂熟于胸,于是网络按照默认AD设计,给Arista交换机写配置时并没有明确指定各个动态路由协议的AD。结果就是,原本应该从eBGP学习的设备错误地学习了OSPF的路由。
防火墙设置的是permit规则,源地址设置为SNAT变换后的地址。结果实际进行连通测试时防火墙没有生效,流量还是被拦截了。后来发现是防火墙和NAT功能动作顺序的问题。
前一阵子给机房的一台Arista交换机配置了OSPF,并设置了Area Filter。结果发现交换机并没能学习到一部分路由。后来通过询问客服得知,没有学习到的路由是由LSA Type 5传播的,而Arista交换机的Area Filter不能处理LSA Type 5导致无法学习。
在机房进行PaloAlto防火墙设备的冗余测试时拔掉了HA3连接线,导致设备的上下行接口全部关闭。在HA1和HA2没有断开的情况下,断开HA3会导致处于”Active-Secondary”模式的设备进入”Non-functional”模式,从而关闭上下行接口。需要按照特定顺序断开和重连HA连接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。
当看到诸如192.168.1.0或192.168.1.255这样的IP地址时,稍有常识但上课又没好好听讲的同学会下意识地认为,这俩一个是网络地址一个是广播地址,不能给某个特定设备分配。
余以为,建立VXLAN的每一步需要什么命令,设置什么参数,这些真到用时候查手册就好。只要脑子里有大致的框架,就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应变,至少知道劲儿往哪儿使,查手册都会快得多。
有时候我们需要DHCP的通信中夹带其他信息,比如一些交换机的Zero-touch功能不仅需要DHCP服务器提供IP地址,还需要提供配置文件的下载URL。这时候就需要用到DHCP服务器选项(options)功能。
然而对于R1来说192.168.3.2这个地址是不可达的。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R2向R1传递了自己的路由表,且没有将下一跳地址改成与R1直连的地址的情况下。